站群导航

吴中教育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 1
  • 2
  • 3
  • 暂无资料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方案>详细内容

课题方案

苏州市教育学会十四五课题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1-15 14:49:58 浏览次数: 【字体: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的研究 

苏州市教育学会制

一、基本情况

课题负责人基本情况

 

 

最高学历

大学本科

荣誉称号

吴中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行政职务


专业职称

高级教师

研究专长

初中

化学教学


联系电话

(办)

 

(手机)18962108538

电子邮箱

1737719460@qq.com

通讯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学

邮编

215128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

 

性别

年龄

职务 职称

郑丽梅

42

高级教师

初中

化学教学

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学

刘桂芝

44

高级教师

初中

化学教学

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学

沈娟

45

高级教师

初中

化学教学

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中学











































二、设计与论证(4000字以内)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20214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1]。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方面,提出了十条要求:1.把握作业育人功能。2.严控书面作业总量。3.创新作业类型方式。4.提高作业设计质量。5.加强作业完成指导。6.认真批改反馈作业。7.不给家长布置作业。8.严禁校外培训作业。9.健全作业管理机制。10.纳入督导考核评价。目前教育部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双减”政策[2]

基于以上通知和政策的相关精神,义务教育学校以及一线教师做好该阶段的学生作业管理工作迫在眉睫。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1]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九年级学生化学作业的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化学作业分类和形式、作业量及其时长、作业批阅及其评价、作业情况质性分析和实验操作作业专项研究等五个方面。

1. 化学作业的分类和形式

九年级化学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大类。化学课堂作业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布置学生当堂进行操练的各种类型练习。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验操作练习等。化学课外作业“家庭小实验”、“家庭垃圾分类回收”、“社区环境调查”等活动类作业为主。

2. 化学作业量及时长研究

教育部规定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1]。现在双减政策下实行延时服务机制下,要求作业尽量在学校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减少了,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这一不占用学生的书面作业时间的“动手”作业,可以巩固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化学作业批阅及其评价[3]

我们将化学作业分成了“课内作业”(含分组实验)、“课外作业”(书面作业和“家庭小实验”)两大类。作业有布置就得有批改和评价,否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课后作业批改时多用对勾,少打错叉,备注鼓励性简洁评语。

4. 化学作业情况的质性分析

新课阶段化学作业以基础题及中等难度题为主。由于我校学生地处吴中区边缘,生源普遍为外来务工群体子女,学生的各科成绩不均衡发展。对于化学中需要语言描述类的题目答题不完整也容易失分在平时的作业中要加强阅读类体裁的习题练习多组织讨论找发言同学的亮点及不同的看法,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5. 化学实验作业专项研究[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学科的特征是检验物质、创造物质[5]。检验和创造物质必然离不开实验探究。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手实验,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能增强动手能力。我们还要布置一些安全可靠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前我国大多数学校作业问题突出表现如下:

1. 作业量大。多数学校的家庭作业超过了国家教育部门的作业量。
2.布置作业随意粗放。经过听课以及查看教师教案发现,多数教师只是布置“完成课后题”或“完成相关练习册习题”等,题目没有精选,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自创作业。
3.批阅不规范。即便是同一学科,有的只是简单等级,有的仅仅是分数,有的只写“阅”和日期,有的全页只有一个“√”

4.反馈不及时,无针对性。有的作业只“批阅错误的痕迹”,没有“学生改正的痕迹”, 数学作业有的笼统打“×”,弄不清是列式出错,还是计算过程或结果等出错,没有针对性。有的教师批阅时间与学生完成作业时间间隔时间较长,起不到及时反馈,及时纠错的效果。
5.不设计补偿性练习。日清、周清练习中未体现各类补偿性作业。
6.缺乏综合性、实践型和弹性作业教师不论学困生还是优等生布置作业一刀切,没有区别。综合类作业少,实践类作业少之又少几乎为零。

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大部分老师忽视了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很少有老师会布置家庭小实验这类作业。甚至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变成了看实验视频,根本不可能安排学生实验操作课了,《化学实验报告册》这一项作业形同摆设,有时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有的教师让学生随便填写以下。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与思路

将化学作业分类管理,加强化学作业设计和研究,科学合理设计化学作业。在基于双减政策下,围绕化学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要素,科学设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化学作业。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各类化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对学生化学作业的质性评价。

1. 严控耗时作业[1]九年级家庭总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15分钟左右用来完成化学书面作业,那么势必要求我们化学老师选题目一定要有针对性,绝对不能浪费这宝贵的15分钟时间

2.分层布置作业[1]从第三章开始进入对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微粒教学,学生就开始分化了,这时教师可分层次布置作业了每天的家庭书面作业还是以基础及中等难度题为主,可以增加1选做题,规定某些同学必须完成,其余同学可以选择性完成。

 3.有效讲评作业[1]。化学作业分为“课内书面作业”、“课外书面作业”和“家庭小时验”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作业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家庭小实验”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评价反馈办法,这也是我们正在致力研究的方向。

4.正确引导家长[1]。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家长都要宣传化学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九年级才开始学习化学,经过差不多9个月的学习就进行化学中考,化学应该不会太难,这100分中大部分的分数还是容易得到的,我们一定要重视化学的学习。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基于先进的教育理念,整合课题组成员优势,开展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为主的行动研究,使“作业管理”渗透在初中化学教学整个过程中,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为:1.学习先进的化学教育理论,形成先进的化学教育理念;2.总结、提炼“义务教育阶段化学作业管理”的方法,申报研究课题,争取课题立项;3.开展行动研究;4.进行质性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论证、调整和总结。

    实施过程:

12021910月:参加课题培训,申报课题,争取课题立项;

220211112月: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完成课题建设方案;

32022120226月,进行第一轮行动研究;

4202278月,课题中期总结;

52022920236月,进行第二轮行动研究;

620236月,汇集研究成果,进行质性研究,准备课题结题。

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案例研究、行动研究。

(六)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两项文件的指引下,我们要全面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的管理,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和学习压力,使学生可以科学合理安排学生课余生活,鼓励孩子与家长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确保课余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2]

“双减政策”[2]落到实处,给予化学教学更大机遇!从自然学科的本质属性来看,学校的自然学科教育与办学机构“刷题式”学科教学之间存在的最大差异就是:办学机构由于其“经济利益至上”决定了不可能做实验;而学校自然学科教育的“公益性”中的实验教学又是其最突出的特性!因此九年级化学大力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其“公益性”、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劳动观念。将九年级化学学科作业分类与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思维水平有如下新意:

1.放声朗读式“形声思维”作业。在描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时要鼓励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成句、成段地大声读出来。

2.角色扮演式“形象思维”作业。“角色”扮演是教师给予学生的宝贵心理信任和学生收获难忘学习体验和经历的过程。例如在探究空气成分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拉瓦锡,会用什么办法去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3.电脑操作式“信息思维”作业。5G时代的学生是掌握信息技术的“原住民”,在知识以及教学资源获取方法以及信息处理方式上可以尝试和改变作业方式。九年级化学是化学的启蒙教育一定要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刚开始学化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去学习一些化学史,体会到化学的神秘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奥秘时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动画将无形的分子、原子微粒有形地动起来。对于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可以利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以及绘制溶解度曲线等[5]

4.纸笔式“平面思维”作业。这项作业可以在课内和课外兼备,课内可以分两头。

5.操作式“立体思维”作业。强化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布置相应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真正动起手来,通过实验来复习巩固和应用化学概念、原理和基本操作技能。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中[3],明确规定要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化学实验是我们化学学科的特有优势所在,我们要让每一位同学都走进化学实验室去独立完成九年级化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8个学生基础实验。还有就是要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用品完成一些“家庭小实验”,如软化鸡蛋壳,热水壶除水垢等实验[5]在有趣的实验中学得化学知识是每一位学生最乐意接受的。教师采用多样化地方式和方法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七)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

(限4项)

开题报告、阶段性研究小结、工作计划

文本报告

2021.10

段性阶实验报告、实验成果材料

报告、实证材料

2021.112022.10

研究论文整理

论文

2023.5

课堂实践、教学设计

文本

2024.6

最终成果

(限4项,必含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的实验报告和课题研究论文汇编

文本报告、论文

2023.5

课堂实践、教学设计

文本

2023.6

课题结题报告

文本报告

2024.6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团队: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研究经验、组成结构(职务、专业、年龄等)、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2.研究基础: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请列举主要参考文献(限5项);3.保障条件: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实验条件等。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娟,大学本科,化学教育专业,中学高级教师,区骨干教师,校教研组长。从教以来撰写论文多篇获奖及发表。

郑丽梅,大学本科,化学教育专业,区学科带头人,校化学备课组长。从教以来曾主持区级课题研究,成果丰硕。

刘桂芝,研究生,化学教育专业,区骨干教师,从教以来撰写论文多篇获奖及发表。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学校具备课题研究需要的研究资料、研究时间等,各方面研究条件优越,能够保证研究的正常、持续开展。

 

主要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  教基厅函[2021]13

[ 2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教监管厅函[2021]3

[ 3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教基厅函[2021]34

[ 4 ]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意见》  教基[2019]16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p1

[ 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 九年级化学(上册、下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 85-86

[ 7 ]吴大挺、关克波  初中化学合作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J]中学化学教与学,2021517-20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