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吴中教育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其他

  • 1
  • 2
  • 3
  • 暂无资料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快讯>校园动态>详细内容

校园动态

弘扬师德 铸就师魂——长桥中学邀请全国模范教师李建邡分享教育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2-20 13:21:04 浏览次数: 【字体:

       如何当好一个老师,当一个怎样的老师,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回答,有的人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职业,有的人却把它作为一个事业,努力成为学生的“贵人”,让学生受益终生,念念不忘。在吴中区,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模范,他们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

      2024年2月19日,新学期第一天,我校就有幸邀请了把教育作为毕生事业来追求的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李建邡作讲座,长桥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王永新、全体行政人员、全体教师参与学习,兄弟学校长桥幼儿园李红园长带领27位老师一同聆听。


        讲座伊始,工会主席徐美玲就隆重介绍了李建邡老师,他是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名师;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发表教育教学论文近200篇,出版了《语文教学散论》《教苑漫录》等5本著作。

      李老师的分享语言非常朴实,讲到动情处仍会眼含热泪,他从“初为人师”、“不同寻常的考试”、“学做教研组长”、“无悔的选择”、“一只签满名字的篮球”、“可贵的逆袭”、“难忘的公开课”、“劳模创新工作室”、“5本教育论著”一直讲到“为霞尚满天”,也就是他近40年的教育生涯,共计10个小故事,十个感悟,老师们深深地感动了。

          

       如在从业第一年,在环境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居然完成了10篇文章,每篇大约一万字;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式,让课堂“活”起来,不仅牢牢抓住了学生,也大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的职业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一份工作,更有他自己的追求。再比如在“无悔的选择”这个教育故事,在那个人人都想“下海”创业的年代,在面对高额的薪资面前,他有过动摇,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初心,因为他坚信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要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在如今这样的时代,这种品质是何等的高贵。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半小时的分享,老师们全程都非常专注和认真,时而爆发出阵阵掌声。最后工会主席徐美玲作了总结发言:李老师就是为教师这个职业而生的,他用40年教育生涯践行了“热辣滚烫”的人生意义!

教师感悟

李义双老师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荣幸今天能够聆听“全国先进工作者”李建邡老师给我们分享的他的一些教育故事。李老师在讲述过程中娓娓道来,从李老师的分享的一个个教育故事中,我感受到了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坚守与热爱。李老师在教育中勇于尝试,勇于挑战,把握每一个机遇,注重专业提升,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教育机智。李老师始终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教育事业,哪怕已经功成名就,仍然在努力攀登一个又一个教育高峰。作为青年教师,我深深地被李老师这种“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教育精神所感染,我们更应趁青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把握每一个机遇,不断锻炼自己,在教育中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努力书写自己的教育梦想。


王磊老师

        李建邡老师的40年教师之路是一个充满奉献、坚持和爱心的故事。他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教师生涯,用“坚持”勾勒着朴实的育人火苗,将爱心洒向每一位孜孜不倦的学子,而自己也在收获着一颗颗感恩的“篮球”。

      对我们刚刚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而言,这漫长的40年无疑是一段令人钦佩的旅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李建邡老师始终坚守教育的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的价值,每一次选择,每一次逆袭,每一次刻苦奋斗、挑灯夜战都在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向崇高理想奋勇前进。

      “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取得了多少,而在于他贡献了多少。”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这句话与李老师的教育生涯会一直督促我在接下来的教师生涯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践行奉献、坚持和爱心的教师精神。


周进老师



      开学第一课,李建邡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从教40年来的教育小故事。没有像传统讲座PPT一样,李老师的课件只有寥寥几行字,一切内容都在他的脑海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专业能力是教师的生命线。初入职场,李老师在那样艰难的环境当中仍坚持学习,沉淀自己,厚积而薄发。考试是教师的机遇,不惧怕,不慌张,时刻准备着。正是由于长期以来的自我沉淀,李老师的专业素养扎实,在200多人的考试当中脱颖而出,为其后个人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贵的是,李老师并没有就此止步,而且以此为契机,鞭策自己步步向前。教研是教师的发展必经之路。当学校委任教研组长一职,李老师欣然接受并大胆创新。于我们青年老师也是如此,踏上教育之路便只能步履不停。教师需要发展,工作需要创新。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记录自己的想法,搭建框架并付诸实践。在遇到新的问题时,敢于与同伴交流搞创新,初为人师的我们更要自加压力,敢于负重前行。


朱敏杰老师



      李建邡老师的教育故事中,《一只签满名字的篮球》和《可贵的逆袭》中的:“师生情谊是世上弥足珍贵的感情,给学生无私的爱,会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快乐。”我深有感触。

      针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其实是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对学习没有成就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就像学生玩游戏一样,连续的失败会让学生失去打游戏的热情,学习上连续的失败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

      在学习和日常班级管理中,遇到学生学习困难,或者犯了错误,用情感和交流去转化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多一点关爱、理解,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与学生统一战线,切莫把学生推到对立面,产生抵触情绪。


朱秀君老师



        在今天的师德报告讲座中,李老师回顾四十年的教育之路,与我们分享了他的教育故事。四十年的桃李春秋,四十年的勤勉耕耘,使人获益匪浅。
        李老师在他的教育生涯中,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逆境迎难而上,面对成就再进一步。最令我感动的是关于“篮球”的故事,五十几个学生将自己的姓名签在篮球上,将它作为送别李老师的离别礼物。这篮球背后足以见得李老师对学生的用心与爱心,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有温度的教育,师生情令人动容。
       短短一下午的讲座,没有太多的华丽词汇,却流露出一种朴实真诚、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李校长以自身鲜活的事例、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以及独到的教育观念,深深吸引着我们、感染着我们、引领着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要将今天所受到的感染铭记于心,所学习到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